銀元種類很多,在我國大約有二百多種,流入我國的外國銀元約有三四十種,其成色重量,頗不一致。成色為98.5%,低的只有60%左右,私人鑄造的甚至更低。重量的為36.5克 ,一般以26.5克 居多(合庫平七錢二分)。銀元中還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錢、二錢、三錢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銀元(也叫銀角子),這些大都作為輔幣應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起義軍了武昌。12月29日,光復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先生為臨時大。1912年1月3日,南京臨時宣告成立。為慶祝帝制,建立民國,南京造幣廠于同年鑄造發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民國創始錢幣的銀元,就像它前面的一樣,是孫中山的肖像。中華民國的劇本風格在內部刻有四個字,紀念幣則刻有五個字,與嘉禾的裝飾有關。背面的中間是英文中華民國和一元旁邊的漢字一元和夾和,分為五角星(后來改為六角星)。直牙,約26.6克,90%≤96%,俗稱小腦袋。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有著歷史熏陶,是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珍貴的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記錄了辛亥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歷史,由于歷經風雨,“開國紀念幣”存世量較少,尤其是品相好的已不多見。
中國是世界上早鑄幣的國家,我國的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種千姿百態的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為龐大的收藏門類。
我司有幸征集到一枚中華民國二十三年雙帆壹圓銀元,該錢幣正面鐫刻孫中山先生側面頭像,上方鐫“中華民國二十三年”,背面鐫雙桅帆船在乘風破浪前進,左右分列“壹圓”幣值。經過冗長的歷史歲月,該錢體表面仍然能為人們呈現出淡淡的銀色光澤,通過光線的對照及折射,仍滲透出該幣銀質斑駁蒼古的“包漿”,是自然形成的“時間的軌跡”之再現,品相良好,實屬難得的藏品。